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01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434/R

邮发代号: 6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眼底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底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1015
  • 国内刊号:51-14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眼底病杂志介绍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本刊栏目设置
老年性黄斑变性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论著摘要、检查诊断治疗、病例报告、国际学术动态、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中华眼底病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眼底病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华眼底病杂志》征稿范围:本刊刊载内容为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神经眼科、与全身病有关的眼底疾病等眼底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成果。中华眼底病杂志尤其欢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种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

  2.《中华眼底病杂志》稿件要求:请以专家述评、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图片报道、文献综述等形式投稿。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做到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中华眼底病杂志专家述评、论著等文稿一般不超过4000字;综述文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500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因为撰写表达不符合规范也不易为杂志接纳,所以请您撰文前仔细阅读本网站新闻公告栏或是每年第一期《中华眼底病杂志》刊出的本刊稿约,务必按稿约的各项具体要求撰稿。

  3.投稿方式:请登陆我刊网站至《中华眼底病杂志》窗口,在左侧点击“作者区”,进入注册后完成投稿流程。另外,从即日起免收审稿费,但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出具的“论文推荐信”还不能取消。作者在网上投稿后还应从邮局补寄论文推荐信。在网站注册的作者可凭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作者区”,随时在网上查询稿件的审理情况。

  4.审稿流程:本刊实行“三审制”。收到稿件后由编辑部初审,对于学术水平和写作格式未达到我刊要求的稿件及时退稿。初审合格的稿件双盲方法送两位同行专家外审、完成外审的稿件主编终审。通过终审的稿件由编辑加工后送作者修改,修改稿通过定稿会后发排打样,编辑部和作者平行进行校对。作者返回校对稿的同时签署论文授权书并按要求付发表费。中华眼底病杂志论文发表后酌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一本和抽印本20份。从收到投稿回执起,3个月内如未收到稿件修改或录用信息,表明稿件尚在上述处理流程之中,如果转投他刊请一定正式通知编辑部,以免涉嫌“一稿两投”损害您的学术名誉。


期刊引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眼底病杂志发文量
中华眼底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眼底病杂志往期文章
  • 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及预后判断研究现状

    特发性黄斑裂孔(MH)是指不明原因发生于黄斑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剥除手术、药物玻璃体溶解手术是目前治疗特发性MH的主要方法.但ILM剥除过程中可能会损害内层视网膜,为此推出的ILM翻瓣手术、保留中心凹ILM的剥除手术、自体ILM移植手术等更能减轻或降低手术中损害.药物玻璃体溶解手术早期应用可解除玻璃体皮质与黄斑区视网膜的紧密粘连,解除前后方向的牵引,从......

    作者:鲍庆;邢怡桥 刊期: 2016- 05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DFI)术探测了15例30只正常眼与55例86只DR眼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中央静脉(CRV)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血流动力学变化,报告如下.......

    作者:许艺民;哈米德·那迪;雷嘉启;贾建文;张惠蓉 刊期: 2004- 01

  • 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产生的影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时视网膜微循环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糖尿病视网膜微循环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存在密切关系[1,2].有研究显示,VEGF增高与一氧化氮(NO)呈直线正相关,提示NO可促使VEGF的表达,而VEGF也促使NO的产生,两者之间存在着正反馈[3];亦有研究认为VEGF可能通过NO的介导而导致血管内皮损伤[4].抑制NO合酶活性可阻抑糖尿......

    作者:邬海翔;许迅;夏欣;顾青 刊期: 2007- 04

  • 视网膜特异性表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在视网膜组织特异性表达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BLAB/C鼠全基因组扩增能在视网膜组织特异性表达的rho启动子,经限制性内切酶纯化后克隆于质粒pcDNA3.1+-VEGF165中,建立重组质粒pcDNA3.1+-rho-VEGF165,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及PCR鉴定筛选出正确重组质粒pcDNA3.1+-rho-VEGF165,由j......

    作者:吕秀兰;吕林;李永浩;张静琳;李石毅 刊期: 2005- 02

  • 结节性硬化病并发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多模式影像检查一例

    患者男,27岁.因视力下降1周来我院就诊.既往有癫痫病史,目前药物控制.右肾肿瘤切除手术后1年余,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错构瘤.颅脑CT检查,双侧侧脑室旁、右侧小脑半球多发钙化,左侧侧脑室前角占位性病变.颜面部多个血管纤维瘤及耳后纤维斑块(图1).双侧多根指甲根部纤维瘤.......

    作者:王晓玲;易佐慧子;梁超群;徐奕爽;许阿敏;何璐;陈长征 刊期: 2018- 01

  • 光动力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伴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一年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CNV形成并进行PDT治疗后连续观察1年的AMD患者者的临床资料,共45例患者51只息眼符合条件纳入观察.其中,经典型为主性CNV(典型CNV成分≥50.00%)28只眼,占54.90%;轻微典型性CNV(典型CNV成分<50.00%)10只眼,占19.61%;隐匿性CNV(......

    作者:陈有信;董方田;张承芬;谭柯;叶俊杰;郑霖;韩宝玲;杜虹 刊期: 2007- 01

  • 伊凡思蓝在测定血视网膜屏障破坏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能否应用伊凡思蓝(Evansblue,EB)作为示踪物定量诊断血视网膜屏障破坏(blood-retinalbarrierbreakdown,BRBB).方法实验动物选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首先应用EB测定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引起的视网膜血管渗漏.然后用EB测量1周糖尿病导致的BRBB.以甲酰胺提取视......

    作者:许庆文 刊期: 2001- 03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动态血压、心率分析

    目的观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ischemicopticneuropathy,AION)患者24h动态血压、心率变化特征.方法分别对AION和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AION对照组患者各50例进行24h血压、心率测量,并绘出由夜间(23:00~5:00)到白天(6:00~22:00)的变化曲线.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白天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白天血压、心率均高......

    作者:王润生;陈青山;王新平;姚树玉;王建洲;吕沛霖 刊期: 2002- 04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眼科治疗干预手段主要包括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或糖皮质激素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可以延缓DR进展,防止严重的视功能丧失.但这些治疗干预手段多未针对导致DR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和影响因素,不能完全阻止部分患者病情进展导致的致盲性损害.随着相关学科专业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DR发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全面了解,针对DR发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分子通路、神经......

    作者:刘玉华;高玲 刊期: 2016- 02

  • 原发性睫状体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女,21岁.因右眼视物不清10余天而就诊.患者10余天前出现右眼视力下降,无眼红、眼痛,无复视.眼科检查:右眼玻璃体内颞下方可见褐色肿物,眼压13mmHg(1mmHg=0.133kPa).......

    作者:李恒岩;冷瀛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