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01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434/R

邮发代号: 6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眼底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底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1015
  • 国内刊号:51-14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年第4期文章
  • 动态脉压差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DM(DM)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发展与诸多全身因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脉压差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1,2],而DM能导致脉压差增高[3].但有关脉压差变化与DR关系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4,5].我们对一组2型DM患者进行了观察研究,了解其动态脉压差与DR程度的关系.......

    作者:王夏叶 刊期: 2008- 04

  • Tumstatin肽对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

    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血管新生过程中,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直接影响眼内血管的消长,抑制内皮细胞增生和迁移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关键[1].Tumstatin是人类Ⅳ型胶原的α3链的非胶原结构域1(NC1)功能区,是新发现的来源于人基底膜胶原的肿瘤血管形成抑制因子,具有有效的抗新生血管活性,而T8肽是指Tumstatin接近N端的69~95位氨基酸大约25个氨基酸的一个活性片段[2].我们使用M......

    作者:黄敏丽;罗国容;陈维平;何少健;陈芳 刊期: 2008- 04

  •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黄斑水肿相关性的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一种微血管病变,糖尿病病程和全身情况的控制是影响DR进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病程和血液学指标并不能完全解释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许多视网膜局部因子被认为参与了DR发展的基因修饰过程[1].近有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可能是慢性眼部炎症病理过程中的局部扩增信号[2],可能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3].因此,我们对一组糖尿病患者的的2个T......

    作者:王宁;许迅;邹海东;黄克 刊期: 2008- 04

  • 骨形成蛋白受体IA在早期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骨形成蛋白(BMPs)在DR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2].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TGF-s)成员中大一的类,通过与骨形成蛋白受体(BMPR)的结合实现细胞外信号的跨膜传递.BMPR可分为BMPR-Ⅰ型和BMPR-Ⅰ型受体.......

    作者:尹妮;李丽;詹玉蕊 刊期: 2008- 04

  • 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功能损害的关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发展阶段.其眼底改变和视功能损害不完全相同.正确掌握早期诊断、全身治疗、激光光凝、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等不同的诊疗方法和时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患者在DR的不同阶段得到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是减少DR视功能损害的关键.......

    作者:张风 刊期: 2008- 04

  • 统一机制学说和慢性炎症学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基础研究的新方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针对传统致病途径的上游,寻找相关共同启动因子基础上提出的统一机制学说,以及认为DR可能是慢性炎症反应的结果的新观点为DR基础和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但仍有很多相关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作者:许迅;刘堃 刊期: 2008- 04

  •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的防治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干预效果.方法正常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将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组)和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组(FXST组).DM组未接受其他任何治疗;FXST组按900mg/kg的剂量,采用经食道灌胃给药方法给予复方血栓通颗粒胶囊进行治疗,每日1次.第20周时到达实验终......

    作者:黄创新;于强;陈潇;周琳 刊期: 2008- 04

  • 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1表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观察高糖以及高浓度胰岛素等不同因素对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uller细胞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1(GLUT1)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块悬浮法原代培养兔视网膜Muller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胰岛索组、高糖加胰岛素组,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的方法,定位定量分析GLUT1的表达情况.结果高糖及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视网膜Muller细胞GLUT1的表达均明显增强.并主要位于细......

    作者:宋鄂;关小康;王秋利;王雅坤;鞠胜;毕明超 刊期: 2008- 04

  •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糖尿病大鼠中性粒细胞CD18表达和视网膜白细胞黏附的影响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表达以及视网膜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2个月后.取18只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B组)、糖尿病+HIF-1α反义寡核苷酸组(ASODN)(C组)、糖尿病+HIF-1α正义寡核苷酸组(SODN)(D组),每组......

    作者:宋虎平;惠延年;王丽丽 刊期: 2008- 04

  •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树突形态异常的研究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上存留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树突和胞体形态改变.方法用基因枪技术标记病程3个月的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同龄大鼠的RGC,用带Z轴的Leica显微镜和CCD照相机采集RGC照片.按树突和胞体大小及形态分类后比较各组细胞树突野、胞体直径变化及其结构特征变异.Thy-1抗体免疫标记RGC,荧光显微镜下拍照,计数比较早期糖尿病大鼠RGC密度变化.结果病程3个月时,糖尿病大鼠RG......

    作者:徐格致;秦要武;王文吉 刊期: 2008-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