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01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434/R
邮发代号: 6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眼底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1015
- 国内刊号:51-14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目前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有多种观点,主要包括高糖所致视网膜微环境改变、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促血管新生因子产生等.这些机制产生的共同通路是导致视网膜出现神经退行性病变及微血管损伤.近年来,细胞再生疗法在疾病的修复作用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干细胞对于视网膜均有神经及血管保护作用,但是作用的靶点侧重点不同.干细胞既可以通过旁分泌产生营养因子起到调节......
作者:曹博雯;孟旭霞 刊期: 2018- 04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蛋白质组学通过定量分析技术对DR患者和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玻璃体液、房水、泪液和血液中表达的蛋白和药物干预后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为探索DR发病机制、药物作用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肖静;张晓敏;李筱荣 刊期: 2018- 04
-
尿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尿酸(UA)是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作为体内的主要抗氧化剂之一,可清除氧自由基.但在氧化-抗氧化穿梭机制作用下,UA的抗氧化性可被逆转,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诱导炎症反应.高UA血症(HUA)被认为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HUA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研究也备受关注;UA有致视网膜血管硬化的作用,通过促进氧化应激、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等机制影响DR的发生发展.......
作者:佘新平;朱丹丹;郑志 刊期: 2018- 04
-
小胶质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及治疗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是视网膜的免疫细胞,参与视网膜免疫反应.近年发现小胶质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参与DR神经变性及微血管病变的病理过程.了解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及其在DR发病及治疗机制中的作用,通过精准调控小胶质细胞可能为DR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作者:江枫;颜华 刊期: 2018- 04
-
糖皮质激素治疗妊娠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疗效观察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是一种累积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且部分女性患者处于生育年龄.对于妊娠期VKH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鲜有报道.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5例妊娠期VKH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呙明;苏凡凡;陈瑶;黄辉;聂尚武 刊期: 2018- 04
-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眼底疾病临床应用中的不足及前景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在光相干断层扫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眼病诊断新技术,也是目前眼科影像学检查中发展快速的检查方法之一.OCTA的检测过程是基于眼部组织的解剖结构,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对多种眼底疾病的诊疗起到了重要作用.与经典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相比,OCTA除了具备无创、快速、高分辨率的特点外,对血流显影的能力不受血管渗漏和视网膜出血的影响,能够提供三维测量的病变图像......
作者:魏文斌;周楠 刊期: 2018- 04
-
重视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诊治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DME主要包括局灶型DME和弥漫型DME;有临床意义的DME(CSME)需及时干预治疗.光相干断层扫描是目前公认的可精确诊断DME的灵敏方法.DME常用治疗方法包括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糖皮质激素以及激光光凝治疗等,其中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逐步成为一线治疗方案;同时应根据DME特征以及患......
作者:许迅;卢一 刊期: 2018- 04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betatrophin水平,初步探讨betatrophin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临床检查确诊的T2DM患者59例(DM组)和同期健康对照者14名(NC组)纳入研究.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同时结合国际DR临床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无DR(Non-DR)组、非增生型DR(NPDR)组、增生......
作者:刘娜;郭志新;梁登耀;贾发婧;邢健 刊期: 2018- 04
-
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观察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糖尿病患者61例104只眼(糖尿病组)和正常健康人31名41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将糖尿病组患者分为无DR(NDR)组、非增生型DR(NPDR)组、增生型DR(PDR)组,分别为13例23只眼、21例34只眼、27例47只眼.根据是否合并黄斑水肿(DME),再分为DME组、非DME组,分别为20例......
作者:陈沁;喻晓兵;戴虹 刊期: 2018- 04
-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测量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灌注参数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研究
目的观察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黄斑区灌注参数测量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方法横断面前瞻性临床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轻度非增生型DR患者46例4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22例22只眼;平均年龄(59.16±10.32)岁.由同一名检查者采用OCTA黄斑容积3mm×3mm、6mm×6mm扫描程序扫描黄斑区,隔日由另一名检查者完成相同检查.测量视......
作者:王相宁;赵佳玮;李淑婷;杜新华;吴强 刊期: 2018- 04
动态资讯
- 1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高糖环境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钾离子通道Kir4.1的调控
- 2 肺癌脉络膜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
- 3 视交叉后段视路疾病的眼部表现分析
- 4 不同镇痛药物用于玻璃体切割手术局部麻醉辅助镇痛的效果比较
- 5 玻璃体腔重复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毒性观察
- 6 玻璃体内注射他克莫司对异种移植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存活的影响
- 7 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手术治疗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疗效观察
- 8 尿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 9 冰试验诊断重症肌无力上睑下垂的价值
- 10 白细胞介素-1 α诱导玻璃体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
- 11 单纯白内障手术与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对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眼视功能的影响
- 12 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 13 眼内猪囊尾蚴病猪囊尾蚴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 14 C57小鼠出生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细胞发育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意义
- 15 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在视网膜静脉阻塞中的变化
- 16 散发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
- 17 正确认识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几个问题
- 18 低氧诱导因子-1 α在胚胎及出生后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
- 19 内皮祖细胞与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关系
-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初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