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首页>中华眼底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底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1015
  • 国内刊号:51-14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眼底病杂志2014年第04期

巩膜扣带手术后持续性黄斑下积液的临床观察

孟自军;高永峰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外科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视网膜下液, 巩膜扣带术
摘要: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手术后持续性黄斑下积液(SMF)的发生及转归,探讨SMF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对视力的影响.方法 行巩膜扣带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连续病例89例90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行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间接检眼镜、B型超声检查.90只眼中,伴萎缩性裂孔者21只眼,伴马蹄形裂孔者42只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者22只眼,非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者68只眼.行巩膜环扎手术(SE组)32只眼,行巩膜外垫压手术(SSB组)58只眼.手术后1个月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根据有无SMF将患眼分为SMF组、NSMF组.手术后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除常规眼科检查外,均行OCT检查.手术后随访时间1年及以上,且SMF完全消失6个月以上.结果 OCT检查,手术后1个月,SE组、SSB组患眼中存在SMF为20、23只眼,分别占各组患眼的62.5%、39.7%.两组SMF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4,P<0.05).伴萎缩性裂孔 21只眼中,发生SMF 14只眼,占66.7%;伴马蹄形裂孔 42只眼中,发生SMF 16只眼,占38.1%.两者SMF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582,P<0.05).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者22只眼中,发生SMF 16只眼,占72.7%;非陈旧性者68只眼中,发生SMF 27只眼,占39.7%,两者SMF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64,P<0.01).手术后各随访时间点,SE组、SSB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59、0.699、1.108、1.037、1.902,P>0.05).手术后1、3个月,NSMF组、SMF组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2、1.957,P>0.05);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4、2.147、2.184,P<0.05).结论 巩膜环扎手术后SMF发生率较外垫压手术后高;裂孔类型和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是可能的潜在影响因素;SMF持续不能吸收可能影响手术后终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