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01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434/R
邮发代号: 6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眼底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1015
- 国内刊号:51-14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中毒性视网膜病变一例
庆大霉素在眼科临床应用广泛,常规剂量结膜下注射较为安全,视网膜中毒性改变极为罕见.现报道我院1例庆大霉素结膜下注射致视网膜中毒性改变的病例.......
作者:纪惠谦;张霆;阎晓然 刊期: 2003- 04
-
双眼脉络膜转移癌一例
患者女,38岁,肯尼亚人.因双眼视力下降2d,于2003年2月9日就诊.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0.12,均不能矫正.双眼底可见少许出血,其余未见异常.......
作者:康洁;刘瑜玲 刊期: 2003- 04
-
双眼近视乳头毛细血管瘤一例
患者女,41岁.左眼视力下降一周,于2002年7月18日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自觉右眼前暗影9年,否认既往特殊眼病及全身病史.......
作者:侯俭;帅开地;周瑞琴;冯伟 刊期: 2003- 04
-
挫伤性后极部视网膜移位皱襞形成一例
眼外伤后视网膜脱离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导致后极部视网膜皱襞形成,引起黄斑向视盘移位较为罕见,现报告1例.......
作者:任红苗;马志中 刊期: 2003- 04
-
Still病一例
患者男,17岁.因双眼反复红痛伴视力下降4年,右眼玻璃体积血,双眼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于2001年8月27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张迎秋;陈钦元 刊期: 2003- 04
-
狼疮抗凝因子伴视网膜动脉阻塞二例
近10年来在我院诊治的62例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中,行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发现6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和(或)活化的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延长,进一步检查发现2例患者血液含有狼疮抗凝因子(lupusanticoagulant,LAC),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心光;李顺凡;尹斯利 刊期: 2003- 04
-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制剂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对控制视网膜、葡萄膜和视神经的炎症,抑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和视网膜、脉络膜及虹膜的新生血管形成以及治疗各种病变所致的黄斑水肿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对其眼科应用的适应证、剂型和给药剂量、远期疗效以及副作用还需进一步总结研究,注意防止临床滥用现象的发生.......
作者:刘谊;严密 刊期: 2003- 04
-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眼科领域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是研究基因表达和功能的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具有敏感和高通量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正常发育过程的基因调控及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等研究.然而基因芯片技术本身仍处于完善过程中.现将基因芯片技术学作简要介绍,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便正确运用该技术,准确评估应用该技术产生的数据和结果.......
作者:黄倩 刊期: 2003- 04
-
黄斑裂孔手术治疗中内界膜的处理
黄斑裂孔手术中内界膜(internallimitingmembrane,ILM)剥除的有效性尚有许多争议.目前,多数研究者提倡进行ILM的剥除.因ILM的剥除提高了黄斑裂孔手术的解剖成功率,并使视力明显提高,且缩短了手术后俯卧位的时间;但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上还存在分歧.文献报道的资料由于标准不同,难以进行统计学方面比较.只有前瞻、随机、双盲、足够病例的临床试验,进一步加强临床追踪以及随着黄斑裂孔手......
作者:纪淑兴;张军军;马麟 刊期: 2003- 04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例12只眼SLE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进行视力、眼底检查及检测血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抗双链DNA(抗dsDNA)、补体3(C3)、补体4(C4)和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3......
作者:陈雪梅;文峰;欧杰雄;廖瑞端;霍丽君 刊期: 2003- 04
动态资讯
- 1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超声诊断
- 2 细胞外基质与脉络膜新生血管
- 3 玻璃体腔注射塞来昔布-聚乳酸羟基醋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安全性研究
- 4 外伤所致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特征和疗效观察
- 5 微小核糖核酸与眼底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6 合并近视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形态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改变
- 7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
- 8 虹膜睫状体肿物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 9 先天性视盘小窝合并黄斑病变三例
- 10 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辅助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
- 11 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原因分析
- 12 眼内肿瘤的光动力疗法治疗研究
- 13 海藻酸钠-维甲酸微球对激光视网膜损伤后视网膜下增生形成的影响
- 14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相关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分析
- 15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对高糖诱导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16 改良型巩膜扣带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部视网膜劈裂临床观察
- 17 彩色多普勒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 18 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一例
- 19 局限性黄斑转位手术的实验研究
- 20 视网膜颞下支动脉阻塞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