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01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434/R
邮发代号: 6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眼底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1015
- 国内刊号:51-14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全身化学药物治疗对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肿瘤浸润和眼外转移及特定疾病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身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对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肿瘤浸润和眼外转移以及特定疾病生存率(DSS)的影响.方法行眼球摘除的41例晚期RB息儿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6例,女性15例.诊断年龄2~72个月,平均诊断年龄23.08个月.单眼25例,双眼16例.D期13例,E期28例.眼球摘除手术前曾接受过全身化疗25例(化疗组),首选治疗为眼球摘除手术者(手术组)16例.两组患者性别、诊断年......
作者:路璐;唐松;郭慧;刘桂琴;赵东升 刊期: 2016- 04
-
白细胞介素18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白细胞介素(IL)-18是一种缺乏信号肽的非活性前体蛋白,有调节视网膜病理性新生血管的作用.IL-18通过干扰素-γ、凝血酶致敏蛋白等途径,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但IL-18抑制CNV形成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其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发挥其抗血管生成及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以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有关.研究表明,外源性重组成熟IL-18对视网膜色素上......
作者:肖燕玲;吴瑜瑜 刊期: 2016- 04
-
复发或顽固性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玻璃体腔化学药物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全身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对顽固性或复发性RB玻璃体腔种植者治疗效果较差.近年来,通过玻璃体腔化疗(IVitC)治疗进展期RB及RB玻璃体腔种植患者已取得较好疗效,有望成为治疗进展期RB及RB玻璃体腔种植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考虑到眼外转移的风险,对RB患者行IVitC仍有较多争议,且对于国际分期E期的患眼仍无法替代眼球摘除.如何慎重选择适应证以及合适的药物种类和浓度,如何进......
作者:高翔;王海燕;王雨生 刊期: 2016- 04
-
玻璃体腔注药后眼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糖皮质激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是目前临床常用的4类玻璃体腔注射药物.药物经玻璃体腔注射后,受药物种类、注射剂量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眼轴、玻璃体液化返流等因素的影响,可出现短期或长期眼压升高.短期眼压升高通常表现为注药后2周内出现一过性的眼压升高,大部分患者无需治疗即可自然恢复至正常水平,少部分眼压升高明显者可考虑前房穿刺或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长期眼压升高是指注药2......
作者:宋爽;戴虹;喻晓兵 刊期: 2016- 04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无应答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根据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厚度、视网膜内积液、视网膜下积液等形态和佳矫正视力等功能变化,患眼的应答表现可分为理想应答、弱应答和无应答三种情况.导致抗VEGF药物治疗无应答的原因主要与基因多态性及特定基因型风险、病灶特点、合并玻璃体黄斑结构异常、抗VEGF药物抵抗以及周细胞的作用等因素有关.其应对措施包括增加治疗剂量、缩短注射间期、更换药物;靶向抑......
作者:陈霞;许迅 刊期: 2016- 04
-
特发性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特发性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IPT)是一种以黄斑中心凹及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扩张为特征的视网膜血管异常性疾病.以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视网膜透明度降低、视网膜小静脉扩张、黄色渗出、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视网膜小片出血灶、黄斑萎缩、黄斑裂孔或板层孔、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视网膜脱离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临床特点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IPT可分为3种类型6个亚型.激光光凝、光动力疗法以及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抗......
作者:胡立影;李志清;于荣国;李筱荣;王林妮;杨锦 刊期: 2016- 04
-
退行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性疾病,但由于早产儿眼部及全身发育不完全且需要在麻醉状态下完成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等眼底血管疾病常规检查存在一定风险和困难[1].第三代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Ⅲ)可在麻醉状态下完成眼底检查并具有FFA检查功能,可直观显示视网膜血管特别是观察周边视网膜血管的异常情况.尽管退行期ROP病变已停止发展,未经治疗也可自然消退,但......
作者:李慧林;张国明;张福燕;苏康进;陈懿;曾键 刊期: 2016- 04
-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影像特征观察
视网膜大动脉瘤(RAM)是视网膜动脉的一种病理性扩张,临床表现多样,瘤体破裂导致的玻璃体积血以及内界膜下、视网膜浅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下等视网膜多层次出血,容易误诊为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可能出现类似表现的出血性疾病[1].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技术的应用对RAM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了重要信息[2,3].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RAM......
作者:杨秀芬;黄映湘;王艳玲 刊期: 2016- 04
-
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优势,提升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疾病认知水平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项无创快捷检测视网膜脉络膜血流的影像检查新技术.与传统需要注射造影剂的血管造影不同,其大优势是不需注射任何造影剂就能分层观察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变化,提供传统血管造影不能显示的血管及血流变化信息,丰富对疾病病理生理改变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客观准确的分析判断和有效评价.但不论是OCTA技术本身抑或是OCTA临床应用水平的提高都还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充分认识......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 04
-
进一步加强视网膜血管异常与全身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视网膜动脉缩窄、动静脉交叉压迫、微动脉瘤、视网膜出血、棉绒斑等视网膜血管异常表现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脑卒中、肾病等全身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充分利用现代眼底影像检查手段无创快捷、量化标准、智能分析等技术优势,全面采集视网膜血管异常信息,深入探讨视网膜血管异常的形成转归机制以及与全身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视网膜血管异常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而且还将有助于预测全身血管疾病的发生风......
作者:杜剑彤;杨柳 刊期: 2016- 04
动态资讯
- 1 新生血管性眼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2 雌激素在眼底疾病中的作用:一项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 3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 4 酶辅助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研究进展
- 5 继发性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疗效分析
- 6 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4及γ干扰素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表达
- 7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力预后影响因素
- 8 Tenon囊下麻醉在眼后段手术中的应用
- 9 转化生长因子-β在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 10 高糖状态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RNA-Seq分析
- 1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可见光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12 高分辨率光相干断层扫描测量正常眼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研究
- 13 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硅油取出的原因分析
- 14 经眼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疗效观察
- 15 曲安奈德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活性与屏障功能的影响
- 16 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一例
- 17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诊断埋藏性视盘玻璃疣二例
- 18 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 19 塞来昔布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 20 川芎嗪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