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眼底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底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1015
- 国内刊号:51-14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解剖结构及视功能变化
冯竞仰;樊莹;任秋实;邵清;孙晓东
关键词:近视, 退行性/并发症,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黄斑结构及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方法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后皮质、内界膜剥除及硅油填充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5例25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于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行佳矫正视力、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MP-1微视野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黄斑裂孔及黄斑部视网膜结构,固视情况,中心凹10°范围内及鼻上、鼻下、颞上、颞下4个区域的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MS),1~6环N1、P1波平均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情况.将视力转换为小视角对数(logMAR)视力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3个月,患者平均logMAR视力较手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5,P<0.05).OCT检查显示,视网膜完全复位24只眼,占96%;黄斑部视网膜浅脱离1只眼,占4%.黄斑裂孔裸露型愈合21只眼,占84%;非裸露型愈合2只眼,占8%;未愈合型1只眼,占4%.MP-1微视野检查显示,恢复中心固视2只眼,占8%;弱中心固视4只眼,占16%;旁中心固视19只眼,占76%.固视稳定4只眼,16%;固视相对不稳定9只眼,占36%;固视不稳定12只眼,占48%.黄斑中心凹10.范围内MS值为(9.031±4.245) dB;4个象限间M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0,P=0.015).mf-ERG检查显示,中心凹视觉峰高度有所恢复且黄斑部视网膜振幅密度提高,总体呈小丘状.患眼1~6环N1、P1波平均振幅密度及潜伏期均较手术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大多患眼黄斑裂孔愈合,视网膜复位,视力和固视情况明显改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