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首页>中华眼底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底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1015
  • 国内刊号:51-14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年第01期

早产儿健康眼出生时视网膜电图特点

周晓红;赵培泉

关键词:视觉/生理学, 婴儿, 早产/生理学, 视网膜电描记术
摘要:目的 了解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功能发育程度,比较早产儿和足月产婴儿出生时视网膜功能发育的异同.方法 健康无眼病的早产儿10例10只眼和足月产婴儿20例20只眼,随机选取1只眼在出生后1周内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测,记录视杆细胞反应、视锥细胞反应、大混合反应,振荡电位(OPs)及30 Hz闪烁光反应.结果 与足月产婴儿比较,早产儿出生时视杆细胞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t=3.216,P=0.003),振幅明显降低(t=6.05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反应a、b波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5,P=0.650;t=1.068,P=0.295),而振幅降低(t=6.584,P=0.000;t=6.64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婴儿视锥细胞反应a、b波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7,P=0.939;t=0.935,P=0.358),早产儿组振幅明显降低(t=3.417,P=0.002;t=6.31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30 Hz闪烁光峰值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8,P=0.341),早产儿组振幅明显降低(t=3.745,P=0.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大混合反应的b/a波振幅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5,P=0.831).结论 出生时早产儿视网膜的发育程度低于足月产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