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眼底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底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1015
- 国内刊号:51-14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变化分析
俞晓艺;杨安怀;邢怡桥;林碧娟;易连芳;江双红;李林;喻长泰
关键词:视网膜电描记术, 视网膜穿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变化特征,评估黄斑裂孔手术疗效. 方法收集2001年2月~2002年5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IMH的患者28例(28只眼),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3、6、12个月时,对患者行视力、mfERG及OCT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33只眼)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OCT显示手术后1个月内27只眼(96.43% )黄斑裂孔完全闭合,1年内无复发,1只眼(3.57%)1年内黄斑裂孔始终未闭合.(2)IMH眼手术后1年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提高(P<0.01),视力恢复主要在手术后6个月内.(3)IMH眼手术前mfERG一阶函数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明显降低,典型三维地形图呈火山口样改变.手术后1年mfERG一阶函数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不断增加,持续到1年以后,三维地形图表现为中央峰逐渐恢复.手术后12个月时,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较手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3、4、5环P1波反应密度始终未受明显影响(P>0.05).(4)27只眼手术后黄斑裂孔完全闭合后,经OCT测量的黄斑中心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FRNEL)厚度在手术后1~12个月维持不变,且始终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5)IMH眼手术后12个月时,视力、mfERG一阶函数1环和2环的P1波反应密度、FRNEL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IMH的有效方法,视力、mfERG及OCT可以很好地评估黄斑裂孔的手术疗效,且三者间总体上具有一致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