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01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434/R
邮发代号: 6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眼底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1015
- 国内刊号:51-14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伴有前瓣牵引的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切割术与单纯巩膜扣带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伴有前瓣牵引的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89例伴有前瓣牵引的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41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48只眼行单纯巩膜扣带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随访2~36个月,平均随访(11.02±7.90)个月时的视力、视网膜复位率和手术后并发症.结果玻璃体切割手术组41只眼中,终手术成功38只眼,占92.......
作者:赵秉水;张斌;赵芳;陈松;李燕 刊期: 2004- 04
-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变化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变化特征,评估黄斑裂孔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01年2月~2002年5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IMH的患者28例(28只眼),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3、6、12个月时,对患者行视力、mfERG及OCT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33只眼)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OCT显示手......
作者:俞晓艺;杨安怀;邢怡桥;林碧娟;易连芳;江双红;李林;喻长泰 刊期: 2004- 04
-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观察青光眼患者的盘周脉络膜血液供应分水带
目的观察青光眼患者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中盘周脉络膜血液供应分水带与视盘的相对位置关系,探讨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对青光眼患者31例31只眼和对照组37例37只眼进行ICGA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同步检查.青光眼患者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17例17只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14例14只眼.对比分析30s内的ICGA和FFA图像,根据分水带与视盘的相对位置关系......
作者:陈伟;吴玲玲;苏兆安;闵宗英;陈芝清 刊期: 2004- 04
-
视网膜震荡伤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
目的观察视网膜震荡伤眼的黄斑区视网膜功能,评价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对视网膜震荡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scan3.15系统对31例单眼视网膜震荡伤患者的伤眼(伤眼组)和对侧健眼(对侧健眼组)进行检测.记录61个部位反应,比较分析视网膜后极部不同区域的N1(第1个负波)、P1波(第1个正波)平均反应振幅密度.结果伤眼组N1波1~4环平均反应振幅密度、P1波1......
作者:郑海华;陈峰;韩晓晖 刊期: 2004- 04
-
染料木黄酮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染料木黄酮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四唑溴盐(MTT)比色法和核仁嗜银蛋白(AgNORs)染色分析,观察不同浓度(5、10、25、50、75、100mg·L-1)染料木黄酮作用12、24、48、72h后对RPE细胞增生的影响.通过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与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形态学观察,研究其对RPE细......
作者:王海燕;惠延年;王雨生;王丽丽;杜红俊;马吉献;韩泉洪 刊期: 2004- 04
-
大鼠视网膜脱离及复位状态下存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RGC)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状态下的反应,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拮抗物(IL-1Ra)在RGC丢失过程中的作用.方法73只SD大鼠用1%荧光金(FG)经上丘、外侧膝状体逆行标记,healonGV(1.4%透明质酸钠)鼻侧视网膜下注射.10ngIL-1Ra和500ngIL-1β抗体随healonGV一同注入视网膜下.对逆行标记后10d,视网膜脱离后2h......
作者:卢华;马志中;曹利群;刘敬 刊期: 2004- 04
-
胚胎发育中神经视网膜对血视网膜外屏障结构形成的作用
目的研究胚胎发育中神经视网膜对血视网膜外屏障结构形成的作用.方法将孵化7、10、14d的鸡胚眼各150、120和90只,分批分别剥离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NE)和色素上皮层(RPE).RNE用来制备不同条件的培养液(7drcSF3、10drcSF3和14drcSF3),将7d和14d的RPE细胞分别培养到12mmTranswell滤膜上,其顶房分别用SF3或上述条件培养液,底房均用SF2培养液.形成......
作者:彭绍民;孙大卫;王绍伟;张忠宇;丛丽丹 刊期: 2004- 04
-
不同药物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药物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影响,为进行视网膜神经细胞药物保护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新生小牛8只眼视网膜细胞培养,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检测这些细胞在分别加入阿魏酸(FA)、精氨酸、甘氨酸、牛磺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维生素E前后,罗丹明123(dyerhodamine123,Rh123)标记的线粒体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500μg/mlFA可使线粒体荧光强......
作者:李根林;王津津;刘月月;王景昭 刊期: 2004- 04
-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原位移植瘤模型
目的建立新型裸鼠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利用脂质体将绿色荧光蛋白(GFP)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转入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OCM-1),新霉素、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筛选稳定表达GFP的细胞克隆.将2μl细胞浓度为4.5×107~5.5×107个/ml的细胞悬液注射到麻醉后的40只裸鼠右眼视网膜下间隙,左眼不注射作为对照眼.手术后利用带荧光的体视显微镜连续观察肿瘤生长情况,......
作者:王晓莉;徐萍;王丰;易苗英;赵新峰;薛月华;黄倩 刊期: 2004- 04
-
肿瘤坏死因子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发展不仅与血糖升高有关,而且脂类代谢紊乱以及许多细胞因子也在其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2].脂类代谢紊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有相关研究报道[1-3],但同时观察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与TNFα三者在DR发生发展中的关系的报道较少,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金涛;周芳 刊期: 2004- 04
动态资讯
- 1 颈动脉重度狭窄致眼球缺血综合征一例
- 2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视功能评估方法
- 3 散发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
- 4 双眼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治疗后六年再随访观察一例
- 5 小鼠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
- 6 正常人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
- 7 116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 8 川芎嗪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 9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临床及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 10 过继转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光相干断层扫描与病变程度评分以及组织病理学评价的比较
- 1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的安全性研究
- 12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致病基因及信号传导途径
- 13 强化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检查图像采集质量与报告规范,提升其临床应用研究水平
- 14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伴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15 局限性脉络膜凹陷一例
- 16 靶向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小干扰RNA慢病毒载体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的影响
- 17 玻璃体切割联合术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18 视神经撕脱伤一例
- 19 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 20 扫频光相干断层扫描指导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后低头位的裂孔闭合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