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01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434/R

邮发代号: 6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眼底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底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1015
  • 国内刊号:51-14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看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眼底病杂志2016年第5期文章
  • 完全或部分引流视网膜下液对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并伴周边视网膜裂孔患眼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中视网膜下液(SRF)完全引流(CSFD)与部分引流(PSFD)对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并伴周边视网膜裂孔患眼视网膜复位及佳矫正视力(BCVA)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并伴周边视网膜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72例7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行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检查.BCVA记录时转换为小分辨角对数......

    作者:晏颖;陈晓;洪玲;朱丽;邓君;曾苗;宋艳萍 刊期: 2016- 05

  • 微切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切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检查确诊并接受微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的PDR合并TRD患者42例5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4.5±11.2)岁.TRD累及黄斑者16只眼;未累及黄斑者34只眼.患眼佳矫正视力(BCVA)数指及以下者18只眼;<0.1者15只眼;0.1~0.3者......

    作者:姚昱欧;梁建宏;黎晓新 刊期: 2016- 05

  • 手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的初步观察报告

    目的观察评估手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iOCT)技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iOCT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且行iOCT检查的132例患者的13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6例46只眼,女性86例86只眼;平均年龄61.7岁.玻璃体积血21只眼;黄斑疾病111只眼.以眼轴长度>26、≤26mm将患眼分为高度近视组、非高度近视组,分别为28、104只眼.所......

    作者:陶继伟;王奇骅;褚梦琪;苏铃雅;方冬;沈丽君 刊期: 2016- 05

  • 内界膜翻瓣手术治疗黄斑裂孔的应用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ILM)剥除及玻璃体填充物眼内填充是治疗黄斑裂孔(MH)的常规方法,但手术后视力和MH闭合率等手术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切除玻璃体后皮质后,逆时针环形剥除约1个视盘直径大小的ILM,其末端留一小蒂并将其反折填塞到MH中,然后剥除MH周围至上下血管弓范围内的ILM.ILM翻瓣手术是MH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重要改进方法之一,对于直径较大、ILM剥除手术后MH仍未闭合等复杂特殊的M......

    作者:曹维;韩泉洪 刊期: 2016- 05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在视网膜疾病中的表达和作用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属于趋化因子CC亚家族,眼部主要表达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生理状态下适量分泌MCP-1有助于维持RPE细胞和胶质细胞的形态,保证视网膜发挥正常功能.病理状态下RPE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MCP-1表达明显上升,募集单核-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促进小胶质细胞活化,在损伤部位吞噬细胞碎片.在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部......

    作者:王蕾;张晓敏;李筱荣 刊期: 2016- 05

  •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现状与进展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MH)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巩膜外手术、单纯玻璃体腔注气、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PPV)、PPV联合内界膜(ILM)剥除等手术.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对于部分MH小且视网膜脱离范围小的患者可以尝试.视网膜脱离范围大同时MH较小的患者,PPV联合ILM剥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MH较大的患者,联合ILM移植或翻瓣有助于提高MH闭合率.对于较大MH伴视网膜......

    作者:曲艺;董方田 刊期: 2016- 05

  • 难治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现状与进展

    难治性黄斑裂孔(MH)是指常规玻璃体切割、内界膜(ILM)和前膜剥除、眼内填充和手术后俯卧位等手术方法难以使MH闭合且预后相对较差的MH,主要包括大直径MH、高度近视MH、外伤性MH、既往手术后MH不能闭合或是MH再开放、继发性MH等.针对难治性MH的手术治疗进展主要包括ILM翻瓣手术、自体ILM移植手术、MH内视网膜色素上皮激光光凝、扩大ILM撕除范围、弓形视网膜切开松解手术、自体晶状体囊膜移植......

    作者:刘巨平;李筱荣 刊期: 2016- 05

  • 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及预后判断研究现状

    特发性黄斑裂孔(MH)是指不明原因发生于黄斑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剥除手术、药物玻璃体溶解手术是目前治疗特发性MH的主要方法.但ILM剥除过程中可能会损害内层视网膜,为此推出的ILM翻瓣手术、保留中心凹ILM的剥除手术、自体ILM移植手术等更能减轻或降低手术中损害.药物玻璃体溶解手术早期应用可解除玻璃体皮质与黄斑区视网膜的紧密粘连,解除前后方向的牵引,从......

    作者:鲍庆;邢怡桥 刊期: 2016- 05

  • 黄斑板层裂孔相关视网膜前增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黄斑板层裂孔(LMH)相关视网膜前增生(LHEP)是新近提出的一描述黄斑裂孔前增生膜的概念.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黄斑前膜,LHEP表现为位于LMH或部分全层黄斑裂孔孔缘的松软而粘稠的黄色致密组织,不具备牵拉视网膜组织的特性.在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上表现为位于视网膜前与视网膜组织同质的中等光反射物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提示LHEP中存在神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玻璃体细胞和Ⅱ型胶原蛋白;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

    作者:李鑫;张琦;赵培泉 刊期: 2016- 05

  • 徒手双针玻璃体腔灌洗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玻璃体积血及硅油取出手术后高眼压15只眼

    各种血管性眼底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发生玻璃体积血(PVH)的发生率为13%~71%[1-4].临床上主要根据手术后PVH发生时间、积血量、持续时间、是否继发高眼压等并发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手术后早期积血量较少者,一般采用减少活动、包扎双眼和半坐位或高枕卧位联合药物治疗,多数患者积血能吸收;对于后期积血量大或继发高眼压、药物治疗不明显、单眼发病不能耐受视力障碍者,一般需要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作者:刘凤桐;黄炜琳;段安丽 刊期: 2016- 05

点击排行